的好地方,只要是周末,我都会走上一公里的黄沙马路,跑到树德寺去看看书。期间,常能听到几位老者讲述,有关树德寺的故事。
\n
据说抗战期间,弘一法师曾入住树德寺,在此弘扬律法。而闻名海内外的广义法师,也是在树德寺皈依佛门的。故此,1987年政府把树德寺归还佛门之后,在广净、广义法师的倡导和支持下,洪濑人重建了树德寺,并邀请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下——“树德寺”三个大字匾书,为庙门增辉。
\n
今天,树德寺仍保留在洪濑旧街东边一侧,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作为洪濑人,我数十年如一日上街下市,都要经过树德寺门口,然自文化站归还佛寺之后,我倒是再也没有进去过了。每年的“天香”之日,踩街成为树德寺千年以来一道亮丽的风景。弟子信女,挑花骑马,抬佛妆轿,踩街游行,其热闹场面,惊动八方。
\n
自然,宗教与文化总是一脉相承的,不管“天香”的踩街民俗多么热闹,每每经过树德寺,我都会怀念那些曾经读书的日子。我想,如果没有树德寺这个文化站的启蒙,我大概不会成为,一名有着虔诚信仰的作家。
\n
但愿吧,当人们准备扩建树德寺的时候,应该不会忘记,为洪濑镇人民增加几处可以读书的好地方,让我们的虔诚,实实在在福泽子孙。
\n
3。大戴琉瑭宫
\n
早早听得乡里称赞——“大戴琉瑭宫”这是啥意思呢?在闽南“大戴”与“大块”“大栋”谐音。原来,四五乡里的宫宇庙堂都不大,唯有“琉瑭宫”的规模最大。
\n
据戴氏族谱记载,琉瑭戴氏的由来,可以推至宋代。戴氏在南安属望族,基本可分为两大脉络:一是码头戴氏,这支脉络原是唐末随王审之而来的;另一是琉瑭戴氏,这支脉络为河南光洲肇祖宋中宁大夫戴兴之后。
\n
是年,戴兴来福建尢溪为官,之后择址剑溪,后世在此生息繁衍至第七世戴维清。而后,戴维清觉得在山区里没有太大发展,便将家业交由白氏外甥代管,肩上一头挑着“琉瑭相公公”(从中原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