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放得下呢?多半,见过这四个大字的人,心中总会有一番左右——到底,是与不是?甚至会将这个疑问,从山上带到山下,从佛家带到人家。
\n
据闽书、泉州府志以及重兴南天寺碑记载:“相传未岩时,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丙子(公元1216年)僧守净募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旁刻‘泉南佛国’四个大字,乃宋王十朋所书,字高六尺许。”
\n
若按闽书、泉州府志的权威记载,此事确凿无疑。说这几个大字是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所书,该是没有争议的。但王十朋写完这四个字之后,为何不下落款?难道宋朝之前的文人,都有不下落款的习惯或写完文字之后,都有健忘症吗?就冲这点,人们对这四个大字,产生了诸多争议,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其间,还有不少传说。
\n
有一坊间传说:当年泉州太守王十朋,因喜好游山玩水,于某天来到岱峰山的南天寺,并与僧人守净法师无事闲聊。这一回,他是“有缘细听山僧话”的,与守净法师聊得水深火热。兴趣正浓间,突然来了一位白面书生,要求入股同侃大山。净空法师道行极深,一眼认出此人是虬龙所化。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守净法师心有防备,便让小僧赶紧摆晏,好酒好菜伺候。一边又拿目示意王太守,二人合力,欲将此书生灌醉。
\n
果然,王太守心知肚明,便和净空法师一起,好生劝那书生饮酒。一人的酒量如何是二人的对手?不到一时半会,那书生便让美酒,给请去南柯见了周公。
\n
书生醉倒,守净法师便告知王太守:说这个白面书生乃虬龙所化,奉命欲将晋江填平,不想遇到守净法师与王太守,被二人合力灌醉,一时进入梦乡。听守净法师讲完,王十朋便问:“法师可有解法?”守净法师便让人取来笔墨,让王十朋写下“泉南佛国”四个大字,让匠人刻于石心之上。因怕虬龙醒来识破,故未著署名。
\n
果然,那虬龙醒来之后,看看时间不早,知有任务在身,便欲辞别而去。守净法师与王太守便对书生说:此地乃佛国,不妨同游一番。书生不信,便与二人同去,当到“泉南佛国”四个字时,当即吓了一跳,一转身逃走了,哪里还敢去填晋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