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为文学工具,教育部乃成立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经三十年之搜集材料始由汪怡主编国语辞典,在抗战期间由一九三七年出版第一册,至一九四五年出版第四册,而后我们可以说中国国语有一部详尽准确的词书。对于已往的白话文学(诗、词、曲及明清小说)及现代北平国音所有的材料都已有系统的纪录。这是开山的工作,前人筚路蓝缕之功,我们后学乃受其赐。所以我才敢梦想做一本更合时代的汉英词典。
\n
一、范围——本书的范围,凡当代国语中通用的辞语,报纸、杂志及书籍可以见到的,一概列入。现在国语基本文法是白话的,但文言中传下来不少丰富的辞汇,已经混成一片。所谓文言与白话的区分并无严格的畛域。今日报章所见,文言与白话的成分各不同,但是白话既成了国人的文学工具、必定要吸收古代诗文中丰富的、锻炼过的、多含蓄的意象。如amp;quot;集思广益amp;quot;、amp;quot;欲速则不达amp;quot;、amp;quot;飞黄腾达amp;quot;、amp;quot;通宵达旦amp;quot;及amp;quot;不即不离amp;quot;,已经为教育界文人所通用的成语,绝非用白话所能达意。如今amp;quot;而立之年amp;quot;已成陈迹,士子亦不屑引用,认为炫弄而已,但是amp;quot;不即不离amp;quot;,以白话翻译,已经失其传神之用。文言中许多常用的辞语,如amp;quot;心许其人amp;quot;、amp;quot;其貌不扬amp;quot;,还是通用的文雅词语。因为有了这些三千年锻炼下来的辞音,所以今日的语文,传神达意之妙,可以媲美英文、法文。凡这些辞语,都应该成为国语的一部分,在这词典都应该收入。
\n
二、国的语文,必须应时而变。如amp;quot;超音速amp;quot;amp;quot;原子能amp;quot;是以前没有的。我们细读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的中央日报经济部长的话,就明白西洋所有的词语,我们都有了。他说:amp;quot;今日的中国要积极发展高级化及现代化的基本关键工业amp;quot;,amp;quot;改善投资环境amp;quot;,amp;quot;探勘大陆礁层的石油资源amp;quot;,而amp;quot;由轻油裂解的设备,年产乙烯二十万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