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n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n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
\n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n
其二
\n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n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n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n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n
其三
\n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n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n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n
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n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n
唐朝时,扬州中心(文昌阁)西北方蜀冈上建有子城,冈下有罗城,故曰“两重城”。
\n
子城在蜀岗上,称作衙城,为官衙聚集之地。罗城在蜀岗下的东南,又称“大城”,是住宅区和商业区,始建于唐代中晚期。其南门还建有瓮城。其遗址位于现在扬州的瘦西湖风景区。
\n
宋太宗(赵匡义)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十道行政建制,扬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把全国分为15路行政建制,扬州属淮南路。
\n
宋神宗(赵顼)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