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百年后若想你陪祀太庙,只是驱逐了鞑靼这功劳可还不够。就算将来征南洋和倭国你担心占尽功劳,也不必现在就给朕添麻烦。你来管枢密院,朕能省多少心?接下来动内部,推新政,朕可不想枢密院乱做一团,让朕凭空少了些底气。”
“有李于田、袁礼卿,陛下何必忧虑?”
朱常洛搁下笔啼笑皆非:“哎?你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缘由,现在这么坚持?”
他和田乐说话都是很直接的,毕竟这一路过来,田乐着实是他最重要的倚仗。
田乐犹豫了一下之后抬头说道:“臣要倚仗功高,寻衍圣公的麻烦。”
朱常洛凝重了起来,看着他。
田乐郑重地下拜:“山东地少人多,臣致仕,陛下多赏些银钱,臣去山东招募家丁,到辽河套买些田好生开垦。”
“你说你要寻衍圣公的麻烦。”朱常洛说重点。
田乐抬头看着他,眼神坚定:“不错。衍圣公殊恩不除,官绅一体纳粮六字,都是空话!”
从他当时看到那十二字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快十年,现在朱常洛看着田乐的眼神,心里不由得感动莫名。
他走过去扶起他,随后说道:“这件事,不必你来做!朕自从在学问上出了手,这件事就必定会做。朝臣怕担骂名,朕无所谓名声。但你不一样。你是臣,朕是天子。你去做,后人难以自处,你也做不出该有的效果。朕亲自来做,才能一举破除千年学问禁锢,让天下读书人都知道该往前看,而不是只顾着翻旧经卷!”
看着田乐,朱常洛认真说道:“朕正在做这件事,只是定要先准备好。你且安心帮朕先管好枢密院,那十二字,朕从来没忘!”
原来他只是担心通辽会盟、功业煊赫之余,自己就忘了更大的目标,或者仅仅沉湎于开疆拓土。
田乐虽然坐的是枢密使的位置,但最关心的却始终是大明的根基。
借中枢开始在商议北直隶设省的机会,他来提醒皇帝,想动南直隶和江南,得先动衍圣公。
千余年的恩待不是闹着玩的,儒门子弟为了保住士绅优待能闹出来的事也不是好开玩笑的,总有一天朱常洛得直接对官绅优免四字下手。
那么衍圣公就是最大、最肥的那只鸡。
田乐知兵,所以他也来提醒朱常洛:正式行动之前,要先杀了这只鸡。
但朱常洛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官绅优免带来的经济上的问题,还有儒门士绅高高在上的思想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