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最需要的。
再加上800马力发动机带来的性能,应该能在亚洲市场打开销路吧。
这么一想,方文不由出声询问。
“斯万,我可以购买普惠r1830吗?”
“你要买普惠r1830?这可是实验型号,我们自己都不确定它是否能保证长期运行稳定。”约里斯·斯万惊讶道。
方文当然知道这些,但正是这样,他才有机会跳过那些美国航空企业抢先获得普惠r1830的使用权。
更何况,他感觉,这台航空发动机没问题。
他很诚恳的回复:“我愿意做普惠r1830的第一个采购者,并将会在未来的飞机制造过程中与你们保持沟通,将普惠r1830的各种实际运行数据传递给你们,正好用于更新一代的普惠r1830研发。而未来,也希望你们能继续提供更好型号的普惠r1830系列发动机。”
这是按照战略合作伙伴方向发展的提议,一旦做好了,对双方都有利。
约里斯·斯万可做不了这个决定,他让方文等下,自己去向上面回报。
这一弄就是三天。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试机,普惠r1830.”
..............
三天时间过去,围绕是否同意与泰山飞机制造公司达成普惠r1830销售和合作的讨论在普惠公司董事会争论着。
一开始,他们认为泰山飞机制造厂毫无名气,也无出产,并不想冒然合作。
可后来,他们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
目前在普惠公司等待的名叫方文的东方人,就是泰山飞机制造厂的所有者,他拥有一个横跨亚欧的航空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却发展迅速。
随后他们又知道,泰山航空与泰山国际的关系。
泰山国际在纽交所的分风光,他们也是看到的,不禁对方文另眼相看。
最终普惠公司的董事会觉得可以合作,这未尝不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种方式。
确定了可以合作后,就是洽谈销售定价。
手握巨资的方文,一个人应付不了这个局面,接下来的事情,就该交给律师和商务谈判专家来进行了。
随即,他的私人律师兼泰山国际法律顾问约翰哈维组织了一个谈判团队过来。
按照方文的要求,他们将会与普惠公司洽谈购买50台普惠r1830发动机的长期购买协议。
一次性购买50台!
普惠公司的人没想到。
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库存,必须为之改变生产排班,将原有部分生产普惠r1340的工人安排到r1830发动机的生产线上。
两边针对价格,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