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系列水上飞机。”
听方文这么一说,有些学员不由失落。
方文连忙补充道:“这只是暂时情况,我们必须开好这個头,有了华夏飞机品牌,才会有不断的更新换代,我们要借着这个过程发展自己的技术,最终目的是生产出我们自己真正原产的飞机。”
学子们点头,是这个理,没有基础可以创造,但没有开始,就什么都做不到。
...........
泰山飞机制造厂开工。
在拥有设备,场地、待组装零部件、组装图纸以及29名大学工科学子的情况下,第一步是人员分工。
这些工科大学生,是从4万万同胞中精选出的聪慧人士,他们拥有不错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却需要掌握飞机制造的知识。
29人,被分成了不同的岗位。
机械工程岗,航空电子电路工程岗,质量控制巡视岗。
第一步分工完成后,接下来他们主要是学。
跟着方文和五名法籍飞机工程师后面,学习飞机制造的整个过程。
方文和五名法籍工程师带队进行了水云系列飞机的制造。
从机体框架开始,整个飞机机身框架,由大量的零部件和铝合金材料拼装而成。
这可不能随便来,整个飞机机身框架分成二十个部分,从机头到机尾,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制作工序,每完成一个工序,需要经过严密的测量和检测,通过后才能继续下一个工序。
也就是说,生产后的测量数据必须和设计图纸上的对得上,误差不能超过1%。
这是在没有计算机和整体精密测量仪器情况下的硬性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飞机机身框架制造完成后,不会出现问题。
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逐渐影响到学习的学子们,他们也按照这种要求要求自己。
在飞机机身框架制作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方文开始有意识的让学子们独立完成作业。
这些分配到不同岗位的学子们,没有了师父的参与后,工作的很谨慎。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自身的工科天赋发挥了出来,让工期进展逐渐加速到正常程度。
随后,陆陆续续的,又有南方大学招聘的学子加入了飞机制造厂,这些新人,也按照同样的培训,上岗实习的模式,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最终,在学子们和方文与法籍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架商用水云系列水上飞机的机身框架制作完成。
机身框架制作完成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在这个框架上安装机翼,蒙皮,发动机,螺旋桨,内部电路,电子设备,油路管线,起落支架,浮漂筒,机身下层水密空间,尾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