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钢架。
这种设计将会导致飞机的支撑结构脆弱,很容易在风暴环境,甚至大风浪环境出现事故。
正是因为如此,西科斯基s-40只制造了3架就被淘汰,完全没有实用性。
这种飞机对方文来说没有借鉴性,他直接过。
最后一款飞机,也就是方文的竞争对手。
马丁130飞机
这款飞机,是马丁飞机制造公司根据西科斯基s-40的灵感创造。
它的机身同样是飞剪船的样子。
但机翼和尾翼却做了更合理的改造,结构性上来说,更安全可靠。
方文仔细查看了这架竞争对手的资料。
从获得的资料看,这家飞机是全金属蒙皮,4个螺旋桨,上单翼,垂直尾翼。
这些资料太简单了。
方文以自己制造和驾驶水上飞机的经验分析。
马丁130的机身庞大,内部空间容载量很大,再加上机翼螺旋桨发动机的结构,这就导致其重心在前端下方。
这种结构,会让水上飞机出现静水起飞困难的情况。
对于马丁130这类水上飞机而言,如果飞机在静止的水域中起飞,可能会因为机身大部分浸入水中(包括机头和翼尖)而增加起飞难度。这种情况下,飞机可能需要从有一定速度的水流(如河流或海浪)中起飞,或者从海滩等较为平缓的陆地上起飞。
这就导致,它不能降落平静的河面和湖面上。
如果一定要,就得用机动船只拖拽。
方文一下子就找到了马丁130的弱点,却没有自己应对的灵感。
到底什么样的飞机设计可以强过马丁130呢?
马丁130的性能看起来不差,也经过了测试,应该是可以进行超长距离飞行的。
想要战胜它,不是投机取巧就能行的。
方文仔细回忆未来的记忆。
似乎未来的大型水上飞机,都是采用这种飞船型。
之所以用这种结构,是考虑到浮力,容载等多方面原因。
那未来与现在的飞船型水上飞机有什么区别呢?
这不容易啊。
方文苦思不得其解后,突然想到了以前从维也纳抢来的飞机设计资料。
那可是三菱高价从纳粹手里购买的,或许其中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他去飞机制造厂保密图纸室取出那些资料,一番翻看后,还真找到了。
当年日本人从纳粹手里不光购买了重型战略轰炸机图纸,连带的还买了一些附加资料。
比如,pby水上飞机设计稿。
这是美国于1933年开始研制的军用水上飞机。
设计公司是联合飞机公司,按照设计稿上的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