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机就是为其铺垫。
这些时速在200公里每小时的低速水上飞机,当然不是用于空战的,它们民改军后的作用是地面压制。
就像武装直升飞机的地面压制一样。
既可以灵活转移人员物资,又可以使用机炮对地面进行攻击。
除了高速战斗机外,地面的日军部队根本就追赶不上,还要担心空中射来的机炮。
而对这种低成本水上飞机的改造也很简单,只需要将两侧舱门扩大,用于安置一到两挺对地射击的7.92毫米机枪,其他甚至不用做任何改变。
如果全中华水系水上飞机两年布局圆满完成的话,全国可以分布200余架这种可以战时民改军的水上飞机。
而这种方案,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那就是低速水上飞机的教学难度低,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更多的低速飞行员。
写完第一个构思,方文又开始琢磨第二个。
光有低速水上飞机是肯定不行的。
如果没有与日航空军抗衡的高速战斗机,那些低速水上飞机遭遇敌机后就是靶子。
方文自问做不到两年时间弄出军用高速战斗机的产业链,但他可以打造一个精锐空战编队。
这将是他在抗战中的杀手锏。
而这个精锐空战编队,有多种战术要求,贵精不贵多。
人员招募的事情,目前只有潘家峰一个人选,其他成员会在两年时间内补充。
目前考虑的主要是飞机。
什么样的飞机更适合自己的空战编队呢?
他没有日本举国之力的优势,可以逐代优化和多样选择性,却也有更先进的理念。
既然低速水上飞机可以代替直升机作为空中压制,那更不一样的点子也不是想不出来。
为了完善第二个构思,接下来的时间里,方文都在研究思考中。
............
先要找出对策,就得知己知彼,而不是闭门造车。
方文电报通知上海的潜伏点,让他们通过情报网络购买了一批关于日军飞机的资料,并让吴影踪乘坐自家公司的航班去取。
等吴影踪取回来情报后,方文便进行分析。
目前给日军生产飞机的是三菱,中岛,川崎三家。
这两年,三家爆发式的给日军提供了很多战斗机型号。
但在轰炸机领域出现了些变化,或许是因为方文之前破坏了德日交易,日本竟然没有选在采用德国技术生产轰炸机,而是从别的渠道弄来了大型水上飞机技术,计划制造重型水上轰炸机。
这是一个骑脸的计划,就是看白了目前华夏的空中力量不足。
当然,他们不会让轰炸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