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对付燕王,老弱病残是用不上的,疲师弱旅也是不可行的。
\n
唯有一途:淘弱留强,军制革新!
\n
朱允炆不想走历史的老路,正所谓:不作死,就死不那么快。
\n
只要自己不动手削藩,朱棣就不可能短时间蹦跶起来,有时间,慢慢谋划就是。
\n
对于这些奏折,朱允炆不用查也知道,这背后一定有着武勋的影子,即将失去利益的他们,便如摆在磨盘上的猪,免不了喊几嗓子。
\n
“启禀皇上,翰林侍讲方孝孺求见。”
\n
内侍禀告。
\n
朱允炆答应一声,一位约莫四十岁的清瘦男子,身着九品绿色盘领公服走了进来。
\n
这就那个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
\n
若不是方孝孺被朱棣所杀,恐怕后世历史学家,必然将其归入到李景隆之流,间谍、无能、白痴一类的帽子,肯定是少不了。
\n
方孝孺,年幼时便有“神童”之名,后拜在宋濂门下。
\n
宋濂被朱元璋称之为“开国文臣之首”。
\n
按理说,方孝孺被朱元璋重视,两次召见,应该官运亨通。
\n
可朱元璋偏偏不用方孝孺,而是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挂了之后,又留给了孙子,也就是现在的朱允炆。
\n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若真的按历史发展,朱棣攻入京师,方孝孺将会和八百多人,一起共赴黄泉。
\n
说他是忠臣,没错,绝对没错!
\n
他面对朱棣的屠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