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素质教育(应试改革后),国子监可谓将死记硬背发挥到了极致。
\n
每个监生都必须熟记文词,通晓义理,三天一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背诵大诰百字、本经百字、四书百字……
\n
背不过去,打十板。
\n
别误会,这十板子可不是打手心,而是打屁股……
\n
每个月还要写六篇作文,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表章、策论、判语内科二道……
\n
想偷懒都不行。
\n
对于明初的国子监而言,监生还算是用心的。
\n
不过,很多监生是正统儒学之士,俗称:
\n
书呆子。
\n
第十一章 帝国顽疾,李景隆有二心?
\n
王绅如何在国子监评选人才,校验人才,朱允炆不想管,也管不着。
\n
自从设置内阁之后,朱允炆终于从无数的奏折中得以脱身,偶尔与内阁大臣与六部商议一些事情,倒也显得轻松。
\n
但随着朱允炆对大明帝国的了解深入,便感觉一阵阵不安。
\n
看似日益繁荣昌盛的大明朝,实际上便是一个活火山,而问题的根本,便在于占地与纳税。
\n
朱元璋对待官员的手段残忍,但对于自己家人亲戚,却是一等一的好。
\n
朱元璋曾下令,子孙后代都要朝廷供养,也就是说,这些藩王、藩王的后人,不用去干活,在家吃皇粮就可以了。
\n
可朱元璋人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他的这一条规定,却是实打实的缺心眼。其他的不好说,有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