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今年什么时候来收祝余草?您准备好了吗?”
“一旬之后就要来收,我还未准备呢。”老妪的面容有些悲苦:“我一直都是挨到最后几日才去招摇山采祝余草。我年迈体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摘草的时候就会掉到万丈悬崖之下。能多活一日是一日吧。”
孟渡看着远处的招摇山,突然说道:“我正好也要去那座山上,阿婆你今年不用去了。”
老妪大惊失色:“姑娘,万万不可啊。我已经是风烛残年,死不足惜。你却还年轻啊。”
老妪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我活了五十三年余十个月。再过六年多,我就到耳顺之年啦,实在是活够本了。”
方才来避雨的青年摘下峨冠,放在桌上,加入到谈话中来:“你孤身一人,无丈夫子女在身边。像你这样寡居的老妪,官府该减少赋税,此当地县令之失责。”
他继续说道:“我会写封信给此地县令,让他免除你一半的赋税。等你到了耳顺之年,就可以不用再交赋税了。”
孟渡坐在一边,看着这个还算不错的大结局。没想到,他转头看过来,用一种长辈看见优秀晚辈的语气评价道:“悲悯黔首曰仁,以身犯险曰义。大善。”
听到这评语,孟渡摸了摸下巴,说道:“我知道儒者的信念,匡扶天下正道,为生民立命。你看见人间不平事,想着给县令上书直言,看来你就是个很彻头彻尾的儒生。”
陆玄明愣了一下,他门生遍布天下,还从未有人给过他这个评价。不过他身为修行浩然正气的儒修,她如此评价,倒也不算差。
他气度沉稳,目光中看向孟渡略有欣赏,“彻头彻尾的儒生,你说的不错。儒者匡扶天下,救济万民。那你可是我儒门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