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教书的先生,也都是进士出身,最差也是个同进士。
\n
这一类的教书先生,基本上都是不愿意做官的,或者退休了的。
\n
书院,基本上可以说就是给朝堂输送人才的。
\n
晏承安没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整改,但他加了一点儿别的条件进去,以后的书院,不能拒绝女子报考。
\n
是了,这样的书院,想进去,除了功名,还得经过入学考试。
\n
女子现在没有功名,但只要她们能通过入学考试,就能去书院上学。
\n
这个事情,在朝堂上还吵了一段时间,说是女子又不能考取功名,去书院读书,就是浪费教学资源。
\n
而且,那些德高望重的夫子,也未必愿意教女子。
\n
他们说着,现在能给女子一个读书的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书院就不要让女子去掺和了。
\n
这语气,像是给女子读书的机会,都是天大的恩赐似的。
\n
晏承安十分不爽。
\n
但老皇帝八风不动,说了把整改教育的事情交给了晏承安,就让晏承安一力承担。
\n
如何说服朝堂,说服那些书院,都让晏承安自己去处理。
\n
晏承安也顶住了压力,甚至还多处寻访,去给那些书院找了一些女夫子。
\n
从前不是没有读书厉害的女子,只是他们多半困于后院家宅,这次晏承安就给了她们新的人生选择。
\n
这部分的女子,基本上都已经三四十岁了,幸运一些的,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听到有这个机会的,丈夫和子女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