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那既然如此,就去找私塾吧,除了学费,逢年过节还得给夫子孝敬。
\n
如此,这男女学生的事情,很快风平浪静。
\n
把女孩儿送去读书,能免十两银子呢,大部分百姓想通之后,却也觉得女孩儿读书也不错。
\n
万一人家的姑娘都送去读书了,自家的没读过书,以后怕是说亲都不好找对象,甚至还有可能影响自家男孩儿说亲呢。
\n
说来也是,他们大部分也是有儿子的,以后给儿子说亲,肯定要选对方家庭和谐的,要重男轻女太明显,他们也不想要呢。
\n
而且,如果他们能娶个能识字算数的儿媳妇回来,也是一种骄傲呢,在家还能给没上学的孩子启蒙呢。
\n
潜移默化地,女孩儿跟男孩儿有了相同的待遇。
\n
村学的事情不难办,接下来又是县学。
\n
如果非要分一个等级的话,村学是小学,县学就是中学了。
\n
县学的教学内容就要更深入一些了,不说以后能做官,但也得奔着童生或者秀才去的。
\n
县学首批学生,收的是有基础的学子,同样男女不限,但是有基础的女子太少了。
\n
不过下一批就不同了,下一批县学的学子,直接从村学招收,除此之外,想要上县学的,得要通过入学考试。
\n
当然了,县学里,也带了小学部的,是要招收县城里还没开蒙的孩子的。
\n
再接下来,就是书院的整改了。
\n
从前,几乎每个州府都有书院,都是招收有功名的学子,至少都是秀才起步,还得是前好几名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