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6、5的高程;2、两口池子相对,当中留2米宽的斗车道,相连的池子留1米宽的人行道,把16口池子的
“斗车道”、
“人行道”用黄泥筑到27、2的高程;3、在这些
“道”上做模板,用混凝土浇灌成40厘米厚的路来。叶青枝说:“这样一来,这里就成了16口深坑?”陶小娟说:“正是16口黄泥巴坑。”方案一经议定,就组织机械、劳动力干起来,陶小娟既是工程师,又是施工员,天一亮就到工地上忙碌着,叶青枝、夏雨晴和民工们一起,把厂房里的湖土挑走,然后到砖瓦厂运土来,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薄薄地倒一层土,干了的,喷点水,然后是十二人抬着硪砸实,墙边、墙角落里,硪打不拢去,叶青枝叫木匠选了三米长、水桶粗的一节桑树,在一米高的地方凿成四根小圆柱,四个人的双手可以握住桑树筒举起来,笃下去,把角角落落里都夯实。
陶小娟拿着图纸、红蓝铅笔,把16口酿酒窖池的
“斗车道”、
“人行道”的中心点、高程点标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拿着石灰篓,根据中心点放出施工线,股东们照线施工,几天时间,土方工程圆满完成,木工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模型,陶小娟用全站仪测量准确了,两天就浇灌成功了,16口酿酒窖池的毛坯,两口一对,整整齐齐地建成了,只是每一口池子内的黄泥还没有填。
怎么样填?着实让叶青枝动了一番脑筋:因为从宜宾运回来的黄泥巴有限,每一口窖池的黄泥巴在事前都是经过计算好了的,如果现在这样填进去,从宜宾运回来的黄泥巴缺口很大;另外,不事先计算好要填多少本地黄泥巴,又担心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她们睡觉时都在商讨这个问题,叶青枝从竹床上爬起来,拉亮电灯,说:“小陶,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行不行?”小陶爬起来,从枕头边拿出纸和笔,要叶青枝边说边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