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反而和巴伐利亚,奥地利的德语更相似一些,当然,这并不影响交流,我也见过不少其他德语国家的人,或者是会德语的外国人,毫无疑问你的德语水平,比很多非德语国家人要好太多。”
达累斯萨拉姆市是东非最早开放的城市,同时也是东非第一大城市,国际有名的大都会之一,所以在达累斯萨拉姆见到外国人是很常见的情况。
所以,赫塔司对于别罗哥里耶这个外国人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当然,别罗哥里耶可没有闲心真的和这位东非老爷子闲聊,他转移话题说:“赫塔司老先生,你说你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国营工厂的工作人员,我对于过去东非的经济发展历程还是很感兴趣的,你能给我讲一讲你年轻时的工作经历么?”
别罗哥里耶的话题一提出来,赫塔司就欣然接受了,毕竟很多人都喜欢回忆过去,尤其是年轻时的各种“丰功伟绩”。
赫塔司带着追忆和骄傲的语气说道:“那你可算问对人了,我年轻的时候,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机械厂工人,但也是经历过过去几十年国家飞速发展过程的。”
“我小的时候,还只是一名远东人,后来随着父母移民到东非……在东非,我们一家有了全新的名字,也就是德语名称,并且加入国籍,正式成为了东非人……”
“在东非,我很幸运的接受了教育,一直到中学毕业,并且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的一家修理厂上班……”
“因为手艺不错和深入学习,被我们厂长介绍到达累斯萨拉姆市第八机械厂工作,然后,我就在达累斯萨拉姆市安家落户了,也就是说一开始我并非达累斯萨拉姆市人……”
虽然赫塔司开始讲述他在国营机械厂的工作情况,以及在厂里的一些趣事。
而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别罗哥里耶最感兴趣的,他时不时提问一些问题,比如赫塔司他们工厂是如何运作的,工人数量和管理人员如何布置,工厂的制度建设如何,以及他对国营机械厂的看法等等。
赫塔司说道:“说实话,真怀念那个时候在国营机械厂的奋斗的日子,不像现在,很多私人企业问题这么多,就比如假期,薪水等等,现在的年轻人过的比我们那个时候要苦太多。”
当然,赫塔司说的情况,很容易就让别罗哥里耶想歪,他在心里狠狠的怒骂道,果然东非如今的经济制度相较于过去反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