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所以,苏联汽车工业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光是这一点,就让如今苏联汽车产业发展十分吃力。
谢尔达尔接着说道:“我国的乘用车差距和东非更是天壤之别,列宁格勒汽车厂主要生产车辆以货车为主,以前主要供应沙俄的军队使用,不过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世界大战时帝俄军队的主要车辆,大部分是从东非等国家购买的。”
一战期间,东非确实卖了不少军用汽车给当时的帝俄政府,尤其是前期,苏伊士运河和黑海航线尚且畅通的时候。
而现在依旧有不少东非产军用汽车在苏联军队里服役。
卡里莫夫叹了一口气道:“不仅仅是汽车,还有拖拉机等农用器械,我们也严重依赖进口,在交通领域,我们可能也就铁路勉强还能跟的上世界的脚步。”
“但是,铁路方面我们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差距也十分突出,我听说现在东非正在大规模推进铁路的电气化,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铁路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
谢尔达尔也面色沉重的说道:“铁路和船舶,我们还有一些基础,而在汽车和飞机等新兴交通工具方面,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也难怪约瑟夫等国家高层的同志,对于苏联现如今的处境感觉到忧虑,我们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实在太悬殊了。”
“如果这个时候,帝国主义国家和我们苏联发生战争,那必然会对联盟形成致命的威胁。”
“不过好在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他们真的联合在一起,对于我们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毕竟光是现在他们对我们经济和工业的封锁,就已经让苏联的发展有些举步维艰。”
卡利亚金宽慰道:“不用灰心,资本只看中利益,他们必然不可能真正的联合在一起,甚至会为了利益,自己内斗起来。”
“世界大战就是证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出现,说明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好这种矛盾,那就能够打开突破口。”
“而且,我深信未来苏联能够全面赶超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我们的国家犹如初升的朝阳,有着无限的光明的未来。”
如果恩斯特听到这话,恐怕还会补上一句,也终究会等来黄昏和黑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