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朱柏玄色龙纹披风无风自动,袖中密折上"朝鲜"二字被冷汗浸糊。
他想起十二岁随蓝玉北征时,见过被瓦剌骑兵做成京观的治河民夫——那些泡胀的尸身手指都朝着南方,指甲缝里塞满黄河泥沙。
"杨卿。"帝王忽然抚过御案麦苗,嫩叶在他掌心投下蛛网似的阴影,"当年荆州溃堤,灾民易子而食。
朕亲手斩杀的粮商,怀里掉出的却是工部批的修堤条陈。"他拈起粒萌芽麦种按在杨涟鞭痕上,"你说堵不如疏,可疏得了人心吗?"
藻井星图陡然加速旋转,危月燕方位的松烟墨痕已漫成滔天巨浪。
杨涟踉跄着抓起乌纱帽,帽檐玄铁薄刃划破指尖:"臣愿立军令状!
若三年治不好徐州段..."鲜血滴在《山海经》残卷"息壤"二字上,竟发出嗤嗤灼烧声,"请斩臣首级悬于汴梁水门!"
殿外忽传来闷雷般的隆隆声,似是千里外的黄河怒涛与星图共鸣。
朱柏盯着案头奏折上渐渐晕开的"开封"朱批,突然瞥见杨涟破裂的官袍内衬——那竟是洪武八年郑州决口时的赈灾告谕,绢帛上朱元璋的御笔朱批"民为堤骨"四字已被血汗浸透。
"当年太上皇抽断第三根鞭时,说过句话。"
朱柏忽然将青玉笔山按在旋转的星图中央,麦苗根系竟穿透"徐州"方位的松烟墨迹扎进藻井,"他说治河如烹鲜,火候差了分毫..."十二扇山河屏风无风自立,缂丝上的长江忽然漫出绢面,在殿内汇成蜿蜒水纹。
杨涟霜白须发根根颤动,他从怀中摸出半块澄泥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