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的环境与重复的动作,会使一个人的状态逐渐走向抑郁或焦虑。比如在工厂流水线上重复一套动作的人,会比一整天下来做着不同事情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或焦虑。坐在电脑前的白领也不例外,一旦工作内容枯燥单调,就会带给人无聊的感受。当然,个体素质差异会导致陷入抑郁或焦虑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人,面对枯燥的工作坚持不了一星期。而另一些人则可以坚持几个月甚至数年,但无论能够坚持多久,最后都会逐渐走向抑郁或焦虑的状态。这是因为人脑在面对相对封闭的环境与重复枯燥的工作时,会自发地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源于外部刺激,比如遇到危险或遭遇不幸的事件,而是来源于人体自身。人的本能就是喜欢探索新鲜事物,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并不断协调适应。在原始社会里,人们每天的生活内容相对丰富。虽然当时的人们常为寻找食物而费劲心力,也会担心野兽的袭击而感到恐惧。但基本上不会因为精神层面的空虚无聊而陷入抑郁。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每天都过着不一样的生活。饥饿就去狩猎,困了就睡觉,到了一定年龄就寻找配偶。在原始丛林里行走,居无定所是他们的常态。随时可能出现的惊喜或危险,都是丰富生活内容的砝码。直到农耕社会的出现,人们从早到晚耕种劳作,为了所谓的安全和稳定,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与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人们只看到工业与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满足,也同时忽略了机械式生活所酿造的后果。
一颗颗在流水线上任人摆布的螺丝钉,没有思维和情绪,自然也就不会有压力,只是漫无目的地被组装,拆卸,再组装。可作为复杂生命体的人类就不同了。从早到晚在流水线上重复同样的动作,一个小时下来你会觉得轻而易举,一天下来你会觉得只是有点累,可是一个月、一年甚至数年下来呢?你就会觉得不仅仅是身体劳累这么简单了,更重要的是感到抑郁或焦虑,人脑自发地感受到压力。别以为坐在电脑前,不用耗费太多体力的脑力劳动,会比工厂流水线的工作更轻松。从身体劳动的角度来看,的确坐在办公室里更轻松也更安全,可是把人脑所产生的压力值做个比较,工作内容枯燥的白领,就并不比工厂的职员轻松多少。因为人脑所产生的压力,并没有就此减少。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动作,重复同样的工作与生活,本身就不是人类与任何生物的本性。现代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较,最大的劣势就是人类越来越机械化,说白了就是人类正在往机械人的方向发展。也只有机器可以不带任何情绪和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