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让人想捧一簇回家。
莫非垂头看了几眼,缩回伸出的手。
草棚里黑洞洞的,摘回去都没地方摆,摆了也没人看,何苦害了这些小东西。
他撇过脖子,仰头去看向沿河的十几棵大柳树。
柳树垂着翠绿的柳枝,枝上嫩芽密密麻麻绽着,一条条垂下。
他挑那长得差不多粗细的枝子折了满满两桶,晚上可以编些小篮子。
过几天的三月三是踏青节,县里许多有闲暇的人会外出游玩,往往会带着一篮一篮的果干吃食等,再过个把月又是清明,祭祖烧香,也是要提篮子的。
他跟着阿爷莫老根学了点野路子,什么草径枝条编些粗糙玩意,若能借机卖掉几个柳枝小篮子,一文一个,两文三个也行,怎么都不亏。
他阿爷是家传手艺,讲究得很,只编竹制品,各种圆的、方的,高的、矮的、掐腰的和带花纹的,有时还会刷上不同颜色的漆再写上字,非常漂亮。
不过县城就那么大,篾匠有好几家,杂货铺更是有自己的师傅,阿爷挑去的东西,并不是很好卖。
莫非则很少编竹器,一是瓦山上竹子少;二是手艺不行,辛苦砍来的竹子只能编些四不像的东西,卖个两文钱并不值得;最后,细致的竹制品需要配套的工具,篾刀、竹尺这样的东西都是要定制的,他没有。
莫家祖传的那套工具,在他阿爷去世后就被莫丰收卖掉了。
而且在莫非心里,编篾器算是莫家的家传手艺,他既已被除名出户,就不应去钻研那个,这么些年也只是胡乱做了几样竹制品自用。
到家先将柳枝打水泡在桶里,这个要泡上一天才好剥皮,然后晾干再拿来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