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巧绝于下。
夫释农桑之事,入山海,采珠玑,捕豹翠,消筋力,散布帛,以极耳目之好,快淫侈之心,岂不谬哉!
《傅子》治要
昔者圣人之崇仁也,将以兴天下之利也。利或不兴,须仁以济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于沟壑然。
夫仁者,盖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失其事亲之道矣;推己心有乐于妻子,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欢矣。推己之不忍于饥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无冻馁之忧矣。
此三者,非难见之理,非难行之事,唯不内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哉!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之谓也。若子方惠及于老马,西巴不忍而放麑,皆仁之端也。推而广之,可以及乎远矣。
《孟子》治要·离娄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言当行仁恩之政,天下乃可平〕。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仁心,性仁也;仁闻,仁声远闻也。虽然,犹须行先王之道,使百姓被泽,乃可为后世法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但有善心而不行之,不足以为政;但有善法度而不施之,法度亦不能独自行〕。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