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知识强灌给学生。这样只会令学生厌学,或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书呆子。这样的案例从古至今比比皆是,但数千年来没有引起一个人的重视并做出改善。就像《时文叹》里的“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何等文章?汉祖、唐宗,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了光阴,白白孚迷一世。就叫他骗了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所以,教育应该让学生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动手做,不能限制,更不能扼杀。不然,只能花钱买别人的技术,给人工厂,没有自己的创造。还有,正所谓,“指有长短,一律难求”,填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才智不同的学生硬拉成一模一样的人,就像把长短不同的手指拉成一样长。这样的手指又有何用呢?而且,就历史而言,被本国人所唾弃的教育方法传到邻国被奉若神明,如同焦裕禄书记说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真不知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