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和徐州作为大魏东面沿海的两个州郡,造船业还是相当悠久的。纵然无法像大魏在巢湖的两座造船工场一般制造数十丈、万斛的大船和战船,但制造一些中小型的、方便沿海和渡江运输的船只,却是毫无压力的。
青州的乐安郡、北海郡、东莱郡、城阳郡四郡与徐州的东海、下邳、广陵三郡,都或多或少的承担了一些造船的任务。
而刘晔面前的这两篇报告,就是将作监与各地方官员对于造船能力摸底的总结了。而青、徐二州此时做得倒也爽利,只用了月余就彻底摸清,并且整理成报告汇报给枢密院。
没错,正是枢密院。
将作监的作用日益增大,除了天下的铜官、铁官的权责都被归入了将作监,将作监还包揽了军器制作和船只督造的职能。原本只有马钧、裴徽两名将作大匠的将作监,人数急剧扩大,将作大匠也有了五名之多,分别负责洛阳将作监、居巢造船工场、天下铜官、天下铁官和寻矿找矿之事。
西阁和东阁,也就是枢密院和尚书台,对于将作监的归属也争了起来。当然,双方的说法都是为了大魏,各有各的道理,并且同时向对方提出质疑。
当然,不是质疑忠心与能力。无论哪一方说出这种话来,都无疑会被陛下猜忌。他们用的理由是对方过于忙碌了,难以管辖的过来,自己这方更加高效。
或许是存在几分表演的成分,免得给皇帝一份东阁、西阁过于和睦,与皇帝争权的形象,满宠与司马懿二人一连数日争辩的厉害,甚至都到了相互有些敌视的程度了。
面对这种情况,曹睿也只是冷处理,各打五十大板。
一方面把将作监派给了枢密院所领,另一方面将满宠调离枢密院,放到监荆州诸军事的岗位上外放,身上的前将军也升为了征南将军。赵俨调回枢密院,只负责将作之事,由西阁直接领导。
后续曹睿与曹真、董昭私下聊天之时,曹真和董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