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好几个点嘛。
原本可能可以中的文章,因此被拒也非常正常。
这时候真可以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运气好的转投差一些的会议和期刊,或许还能顺利。
运气如果不好,文章辗转被拒绝2-3次,从此彻底过时也很有可能,半年的心血就此白费,对很多学生来说可能就是延毕一年的结局。
由于这种独特而快速的学科节奏,AI方向重会议而轻期刊,往往是会议上取得成功,才会继续扩展文章的内容,投给期刊慢慢审稿。
如果领域内的学者想要了解最近的动态,基本上不大会去期刊查询,都会关注最顶级的几个学术会议,并参会直接和作者们交流。
期刊?刊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一年半前的技术了。时代变了,大人。
不过此时此刻,即便是会议对孟繁岐来说还是太慢了。IMAGENET的结果已经初步公布,他相信关注这件事的有心人都已经将目光锁定在DreamNet和队伍Dream上。
既然纽约时报都已经关注到了这件事情,那看来是时候发出生成式对抗网络为DreamNet再加一把火了。
有的文章依赖高级别会议和期刊的名声为自己加持,而有的则不需要。
AI顶会CVPR的收稿截止日期是2013年11月1号,孟繁岐投稿之后,可以选择匿名将自己的投稿内容公开。
这样做是不违反规定的。
只是有些时候,这件事情根本是掩耳盗铃,脱裤子放屁罢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