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未来里,大秦也许还能再有百年的寿数,而不是在胡亥手里,不足一年便有陈胜吴广起义,百姓揭竿而起,三年一到大厦将倾,被项羽火炬咸阳,烧得一干二净。
\n
所幸历史是人民的历史,并不是某一位暴君就能够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行进的,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冥冥中阻止胡亥继续祸害人世。
\n
如果说嬴政的苛政厉法下,秦朝子民尚有喘息的空间,那么胡亥将这种残酷的管理模式推到顶峰后,黔首们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n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在以前,按秦朝法律,征用徭役,误了三五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谁家没点急着要处理的事情呢,迟到了也只会受到一些训斥和责问罢了。但是当时间线推到陈胜吴广起义,虽然还没离谱到真的“失期当斩”的程度——这是陈胜吴广用于招揽起义军的名头,但是这样荒唐的说法民众们都能相信,秦法之严,可见一斑。
\n
胡亥的暴行并不能压住底下的黔首,反而让秦国各地都有了起义军,加之这个时候,朝廷里能任用的贤良之士,已经在这两三年间被睚眦必报地赵高杀到一个不剩了。什么冯去疾、蒙毅、蒙恬、李斯,那些陪伴秦始皇建设大秦的肱股之臣,统统都没了。
\n
整个大秦,竟是找不到一个能站出来力挽狂澜的人。
\n
那历史只好让下一位君主登上这个闪耀的大舞台了。】
\n
现在对赵高怒目而视的可不止是秦始皇了,冯去疾碍于在陛下面前,否则几乎要维持不住形象破口大骂。
\n
蒙毅听了这话,手中的竹简记了一半,咣当一声砸在自己的鞋面上,慌慌张张地捡起,也是心如乱麻。
\n
李斯心里倒是没有太多波澜,他是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的,既然胡亥能三年内葬送大秦,那说明朝中已无能够和赵高抗衡的势力——那自己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n
【不过今天我们游览的毕竟是兵马俑,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