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和坚定。
最先到达的是一群壮实的汉子,他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肩上扛着长长的木头,那是准备用来做房梁的。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庞滑落,他们却顾不上擦一擦,眼神中满是坚定,那是对学校重建的信心和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
“林老师,有了这结实的房梁,教室就更牢固啦!”一位名叫大牛的汉子爽朗地笑着说,“想当年,我也是在这学校里读书,那时候条件虽说也不好,但老师教得认真,我们学得也起劲。”
“可不是嘛,”另一个叫二虎的接着说道,“还记得有一次下大雨,教室漏得厉害,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用盆子接水,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意思呢。”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回忆着过去,话语中充满了对学校的深厚感情。那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教育传承的坚守,即使岁月变迁,也无法磨灭。
接着,一群妇女们也来了,她们背着背篓,里面装满了瓦片和钉子。“咱们把屋顶修好,下雨天孩子们就不会漏雨啦!”一位大嫂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那温柔的目光仿佛能融化一切困难。
“对呀,我小时候上学,冬天风从破窗户里灌进来,冻得手都写不了字。可不能让现在的孩子再遭这份罪。”另一位妇女附和着。她们的话语中,满是对孩子们的心疼和对学校改善的期待,那是母性的温柔与坚韧在这一刻的完美体现。
这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也颤颤巍巍地赶来了。他虽然步伐蹒跚,但眼神中透着坚定。“我们林家村有希望了,这是我们自己的学校。我也来搭把手,把学校打扫干净,修建好,让村里的娃娃在这里安心学习!”老人大声吆喝着,那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力量。说着,他就拿起扫把扫了起来。他的动作虽然缓慢,但每一下都充满了认真和执着,仿佛在书写着一段关于教育传承的传奇。
几个老人也不甘示弱,他们提着撮箕,拿着铁锹,步履蹒跚但坚定。“我们虽然力气不大,能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