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拓跋觚率军逼近,拓跋珪与后燕军队会合,大败敌军,拓跋觚逃至贺兰部被杀。拓跋珪吞并了其部众后,逐渐有了独立对外作战的实力。
在随后的四年里,他先后打败了独孤部、没歌部以及高车部等部落。独孤部的刘显被迫投靠后燕,高车部的人口和牲畜共计20多万,尽归北魏所有。
公元391年,20岁的拓跋珪已经在逆境中越发强大,开始对不肯投降的柔然发起进攻。
柔然因抵抗不力而率众退避,拓跋珪如饿狼般紧追不舍,甚至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宰马为食,最终逼得柔然首领弃兵投降。
此后,拓跋珪又将矛头指向世仇匈奴铁弗部,在黄河溺死匈奴5000多人,铁弗部首领单于刘卫辰在逃亡途中被手下杀死。至此,拓跋珪击败了大部分强敌,成为北方最强的势力之一。
与后燕的恩怨
当时的北魏与后燕本是联姻之国,拓跋珪因后燕对他复国之初的帮助而与其交好。
然而,随着北魏的国力日渐强盛,拓跋珪开始萌生灭掉后燕的野心。后燕当然也打着自己的算盘,一心想控制北魏的发展,于是率先挑起事端。
公元394年,后燕扣留了北魏的使者,并要求拓跋珪向后燕提供军事援助。双方因拓跋珪的拒绝而关系破裂,北魏开始与后秦联合对付后燕。
公元395年,后燕出动10万大军进攻北魏。拓跋珪知道无法正面匹敌,便率兵避战。后燕直接收降了北魏别部3万多家,然后与拓跋珪对峙于黄河两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身在都城的后燕皇帝慕容垂已经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