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双管齐下之策,不可谓不缜密。
\n
唯一的缺陷便是——
\n
“经此一役,你便再没办法韬光养晦了。”江怀允冷静道。
\n
这些年来,两方之所以能够维持表面和平,最重要的便是互相摸不透对方的底细。谢祁能够根据周其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焉知谢杨不会?
\n
百密终有一疏,总有顾及不到之处。一旦被谢杨抓到破绽,便再难如曾经一般悄无声息地躲在暗处。
\n
“无妨。”谢祁不以为意,轻描淡写道,“当年势单力薄,只能受制于人。如今情势既变,本就该纳新吐故。倘若一味因循守旧,眼下这种僵局恐怕会无休无止地持续下去。我可不愿将日后的大部分精力都耗在如何应对他上。更何况——”
\n
顿了顿,谢祁一字一字道:“不破不立。”
\n
他们僵持多年,他若有破绽,谢杨肯定会趁势而上。可谢杨一动,他同样有了可乘之机。
\n
总要有人做打破僵局的人。谢杨不做,那就他来。
\n
*
\n
谢祁打定主意要做破局之人,手中的事务难免繁杂起来。各地的信件雪花般地飘上他的书案,一时间,忙得无暇他顾。
\n
盛京城内暗潮汹涌,范阳行宫亦不遑多让。
\n
去岁借着封王的由头,谢杨给足了江怀允警告。可为了解决周其,他在盛京的暗桩沉寂多时。加上谢祁趁虚而入,那些暗桩即便在后来重新启用,也不复曾经。
\n
探听消息的难度增加不说,就连消息传达渠道也出了纰漏。
\n
以至于,暗桩几乎形同虚设。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