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他心急如焚,早已按捺不住回京的心思,可到底没有合适的由头。思来想去,只能故技重施,借着给江怀允过生辰的名义回京,重新安排。
\n
范承光找来时,谢杨正独自对弈,手执白子苦思良久,盘算着如何制敌。
\n
范承光侯在一旁静等。
\n
半晌,谢杨落子,漫不经心地问:“什么事。”
\n
“先前主子命属下去打探恭顺王在皇陵的动向。”
\n
“查到什么了?”谢杨心不在焉地问。
\n
“恭顺王行踪隐秘,属下无能,未有所得。”
\n
谢杨见怪不怪,没生出多余的情绪。
\n
皇陵是谢祁交通往来的重要据点,他每年都派人关注查探,可惜年年都一无所获。今年虽然照旧往皇陵派了人,可数月已过,他早已不抱希望。
\n
谁料范承光话音一转,又道:“不过线人来报,说去年十一月间,他们在皇陵附近见到了摄政王。”
\n
“谁?”谢杨神色一顿,终于抬眼。
\n
“摄政王。”范承光重复,肃然道,“属下多方查证,确认是摄政王无疑。”
\n
谢杨示意他说下去。
\n
范承光条分缕析道:“派往皇陵的人马曾在京驻守多年,他们识得摄政王的相貌,不会认错。为确保万无一失,属下又往盛京去信,得知摄政王出现在皇陵的那一日,百官休沐,摄政王一直闭门未出。”
\n
“此外,盛京城门值守向来按部就班,可据探子所言,休沐日的第二日,出现在城门的值守人马和他们观察多时的规律相左。探子暗中观察多日,没有察觉异常,只能暂且按下。倘若是摄政王为了遮掩踪迹刻意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