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便知道其水平了。
\n
但在阅这份卷的时候,在看到许多又巧又精的用典后,脑子下意识被牵扯住:竟然还能如此作想?
\n
思索中,速度就不知不觉慢下来了。
\n
这就要从狄昭昭师徒俩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说起了,犹记得一本千字文,都能让师徒俩兴致勃勃的讨论若杀神白起干起了青天老爷的行当会如何?
\n
又或许与狄先裕偶尔从上帝视角、以超前的思维看这个朝代的某些事有关,耳濡目染中,就慢慢染上了。
\n
自幼好奇宝宝似的小昭昭估计也不会想到,自己求学时无心地十万个为什么,还会带来这样意想不到的收获。
\n
杜成秋听一个个阅卷官都这样说,甚至有种是不是被买通了的离奇感,要知道文人相轻才是常态。
\n
他目光巡视了一圈,不由低头看向手上这份答卷。
\n
而考完的狄昭昭,可没有任何烦恼。
\n
他兴冲冲地关心着阅兵大典准备的情况,然后就听到爹爹的激情吼叫——把书卷成卷举在嘴前,放声激情的歌唱着铿锵的战歌。
\n
跑调版!但演唱者本人似乎并不这么觉得,还唱得沉醉地时而后仰时而弯腰。
\n
狄昭昭惊掉了下巴:“我终于知道我唱歌像谁了。”
\n
第154章 会元
\n
杜成秋等一众考官经过一番争论, 将最优的十份答卷都评议了一遍。
\n
期间对桌上这些答卷的名次争论不休,不乏分歧。但总归在规定时限内,核实好了排名, 确认无误后上报朝廷,只等待拆除糊名后拟榜。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