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厂长听明白了,人家准备自己玩,根本不想掺合老厂的改革,也只对人家自己关心的方面感兴趣。这是典型的现实实用主义!
这时李莉在一旁说道,“张厂长,我们赵总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在公司内部,我们必须要有绝对的话语权,不想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涉。既然市上不允许私人公司控股,那我们就只考虑收购各类资产,包括咱们的工棚,地皮,办公楼,还有院线和各发行渠道等等。”
张厂长叹了口气,“你们收购完这些,这个厂还剩啥呀?”
赵山河笑着说道,“张厂长,您的心情我十分理解,我可以批量起用老厂员工,但他们必须要符合公司的要求,也就是说全部需要重新考试上岗,不论名气大小,不看过往成绩,不管职位高低,只看能力,而且将来会采用合同制。未来的西影要想在电影市场上立足,没有票房支撑,光有一堆奖杯,那肯定是不行的。我宁可几年不拿奖,但是票房全线飘红,部部大卖..…”
张厂长无语了,这样的改革对自己这样的人来说,少了许多人情味,但是他自己也很清楚,这是必经之路!
“还是我们原来说好的,7500万打包价,包括我们现有的厂区办公楼,所有的工棚,设备,以及我厂原有的院线资源和发行渠道。”现在正处于企业改革的转型期,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不光要考虑新接盘的人专业技术水平是否过硬,能否改革成功,是否能为本厂的职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算经济账,同时还要考虑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赵山河笑眯眯地说道,“张厂长,如果光是咱们厂的这几个办公楼和这块地,我看5000万都用不了吧。”看着张厂长逐渐变化的神情,赵山河继续笑着说道,“我对改革理解并不是把土地和设备一卖,大家把钱一分就完事儿了。我不想参与咱们厂内部的改革,但我倒是可以给您说说我未来的发展思路,也许还有很多需要您深度参与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