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思之朝门口的两个将官,大步走去,长揖到地,道:“十八叔,你几时来了衡州?十年不见,一切可好?”
两人中较白静儒雅的,约三十多岁,迷惑地望着眼前的青年:“你是……你是思之?你下山了?十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小玉呢?”边说拍着颜思之的双臂。
思之转头唤小玉,看见小玉对颜十八完全没印象,便道:“这位是叔太祖家十八叔,父亲堂弟,你四、五岁时见过的……”
颜十八,名颜诲,兄弟间排行第十八,大笑道:“思之,你就别为难小玉了!我若不是刚从桂部返回,已得知你们在衡山,一个陌生人,突然间喊声十八叔,我也断然不敢相认……那么,这两位,便是区寄、李士瓒了?”
众人纷纷起立,对颜诲两人行叉手礼。颜诲道:
“这位陈将军,便是淮南道副节度陈仙奇旗下,曹参军陈敬芝。”
众人不识陈仙奇何许人,也不知陈敬芝和颜诲有何渊源,何事到衡州、桂部。颜思之虽然知,叔太祖颜真卿守平原,平原隶属淮南西道,陈、颜两人同地为官,应相识;其它的也是一根不知。
颜诲见众人不解,道:“五年前,我已随祖父调离平原。祖父先调凤翔节度使,去年中,又召回长安,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遂命我赴桂部三哥处探望,带来亲笔书信。同三哥见面后,回长安,衡州偶遇陈将军欲归淮南,相约吃饭、喝酒……”
众人恍然大悟。颜氏兄妹才知道,太叔祖早已不在平原,回京任太子太师了。
但十八叔出来日久,想必不知长安已被叛军占据。便将李泌所说之事,泾原兵变,天子出走奉天,山南、淮南西及河北三镇均已反叛,一一告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