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另外,如果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李景隆在北平被朱棣击败后,数十万大军的败军居然被他迅速收拢,而后退往德州休整,等待来年的白河沟大战。
\n
朱棣也试图追击李景隆,但是并没有太多斩获,也就是说李景隆在很短时间里将败军整顿撤退。
\n
仅这一条信息的存在,李景隆就能击败历史上九成的将领。
\n
围点打援失败后,还能够收拢几十万大军,没有让败兵变为溃兵被敌军收割,这种事情整个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n
之后的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指挥得当,几次差点让自家便宜老爹领盒饭。
\n
如果不是历史上的朱高煦打了鸡血,披着九十斤重的双甲,带着本部孤军冲阵,同时阵斩当时大明猛将的瞿能,估计靖难之役已经平定了。正因为如此,朱高煦才一直担心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前身。
\n
如果他不能如历史上的朱高煦一般,披着九十斤双甲,带着本部凿穿十数万南军,将朱棣救出来,那靖难之役,恐怕就要变成建文平叛了。
\n
想到这里,朱高煦瞧着李景隆的眼神都带着几丝同情。
\n
在开国六国公已死,最能打的宋晟还不能上场的局面下,李景隆居然去对阵当时大明最能打的朱棣,结果没打赢还被文官描述成了一个草包和背锅侠,这位曹国公啊……
\n
“嗯?”李景隆瞧着眼前朱高煦的眼神,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n
“敢问国公,是现在就考校吗?”
\n
察觉李景隆的眼神变化,朱高煦立马收回眼中的同情,毕恭毕敬的询问李景隆考校过程。
\n
对此,李景隆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拿出一张考卷:
\n
“这是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