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瞪大双眼,果然他对古人还是了解太片面了,本以为那徐冉为了改葬父亲,大好官职说辞就辞,原来也是为了借此跳出火坑。
“周录事难道不担心前程受阻?”
他见周良还在认真的走访查看各处工程,并细心的进行记录,又忍不住询问道。
周良闻言后便摇摇头道:“我方伎得用,旧是汴渠斗门吏,开元初为陇西李大夫援引入府担任录事,流外入品,前程有限。位卑力弱,难襄大用,只希望恪尽职守,不负自己所受的这一份禄米。今春游走乡里,先把洛南渠堰碓硙各处方位统计标定,入奏府中以备后事调整。”
张洛听到周良的回答,心内也不由得肃然起敬,所谓的开元盛世不只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更是得益于时代中这些恪尽职守却又在历史长河中难以留下什么痕迹的小人物的默默付出。
之前告假几日,已经大大影响了周良统计洛南渠堰的进度,在引着张洛看完正在用工的区域后,便又要转去别处巡查。
张洛自然没他这么热诚,便不再继续随同,要返回田庄去通知庄人修整农具准备春耕。
正在他告辞之际,周良却又唤住了他,入前轻声问道:“郎君近日可有得罪什么人?昨日府内诸曹议事,有人想要阻碍用工三川乡东郎君田庄附近的工事。因有徐士曹行前所嘱,又被我使言推脱。虽然用工无阻,但也要提防歹人别处滋扰!”
张洛闻言后登时便皱起了眉头,想起日前在府中对那苏七娘的叱责。他的社会关系简单,除了与张家人的亲缘与纠葛之外,在外鲜少有什么恩仇,这种突然的恶意针对,不用想也知必是张家有人在作祟。
看来自己那天的试探也是让对方做出了反应,矛头直指他表面上唯一的财源,要断了他自立的倚仗。只可惜这做手脚的人蠢了一些,既没能扰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