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段家铺子也勉强算个食肆,地方却甚是狭窄,最多同时只能坐四桌人,因此销售最好的果然还是能外带的肉胡饼和炸酥肉,只能堂食的绿豆粥、馄饨与馎饦销量还是不佳。纵然有人想买,也都是买了带走吃。
这几个月靠着顺应时序和节日的美食
,段知微也赚了些钱,陆续有了些忠实的食客,便琢磨着赁一处地理位置好点的店铺,来专门提供午食和晚饭。
只是手头还缺着些钱,正在疯狂打算盘的时候,过来窜门的耶律大娘建议道:“不如去借些?”
长安除了东西两市的钱庄,就属几家大寺庙可借钱,当然那也不能叫借钱,寺庙的事能叫借钱吗?那叫做功德。
段知微和段大娘一合计,便抽空骑个驴满大街探探道,首先探了探朱雀大街中轴线靠近皇城的开化里,地段甚好,价格也高,段知微找了个牙人一问,这儿的宅子怎么也要三百万钱,只能哀叹一声“长安居,大不易”驾着驴车走了。
一时却也找不到适合的,但俗话说来都来了,段知微便打算找个店吃个午饭。
最后段知微选择了朱雀门颁政坊的萧家馄饨。无他,这萧家馄饨原是长安最知名的馄饨,千年后仍有老板顶着萧家馄饨的名头打广告,既然已经来到此地,不得尝尝老祖宗的手艺。
颁政坊远离闹市,在颁政坊第三条街,段知微驾了小半个时辰的驴车,吃了无数驴子扬起的黄土。
终于到了这处,这萧家馄饨地点偏僻,铺面也不大,只用翠色的幄帐隔出几个单间,但门口竟是大排长龙。
段知微都想放弃了,岂料被人叫住,定睛一看竟是官署的录事苏莯,今日未穿淡青色的官服,换了身月牙色澜袍,整个人显得更加白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