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的外圆,类似现在的外胎;毂是车轮中心的原木,起固定支撑作用;辐是车轮辋与毂之间连接的木棍1。
制作步骤
制作轮毂:先找一段质量好的松木,用划线尺规作圆,做出轮毂大致形状,接着进行打磨,靠人的感觉控制轮毂圆度,打磨后用线绳测量周长,最后在轮毂上打孔用于安装轮辐1。
制作轮辐:每根轮辐需基本一致,在没有机械机床辅助的情况下,纯手工制作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很高1。
制作轮辋:将坚实的木块拼接成圆圈形状,划线要精准,木工活需做到完美,否则轮子转动会不平。先不打磨,完成两个轮子这一步骤后,再同时打磨,先打磨一只并测量外轮周长,根据尺寸打磨另一只,尽量使两只轮子大小和圆度相近1。
增加铁皮:测量轮子外端周长,让铁匠打一个同样长度的铁皮圈,将木轮泡在水里,把烧热的铁皮圈套在木轮上,加水降温,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铁皮圈固定在木轮上1。
此外,古代还有另一种制作木质车轮轮圈的方法,是将手掌宽一两寸厚的长木条用水泡甚至蒸煮透,用石质弧形槽等类似机构帮助揉弯,固定风干后裁成有榫卯的小段,每段内侧弄出卯口方便辐条榫牙插入,辐条在轮毂轴端腰粗呈扇形截面,用榫卯或钉子与轮毂内外两片固定,拼接好上胶,接口部位用钉子或铁皮铜皮固定,有的还会在外圈订上铁皮和兽皮布片3。
现代车轮制作(以汽车轮胎为例)
原材料
主要原料有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再生胶、纺织材料(帘布和帆布)、金属材料(胎圈钢丝和钢丝帘线)等。为使橡胶具有所需性能,还需渗入化学添加剂5。
制作流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