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打骂过,甚至在王长贵十三四岁的时候王叔母还追着他喂饭。
王长贵母亲也觉得对王长贵和王叔夫妻多有亏欠,由于铺面需要打理且来回县城每日都须用上一个时辰,所以王长贵母亲只得尽量在吃穿用度和银钱上尽量给到王长贵和王叔夫妻。而王叔夫妻两口子也都尽数把钱花在了王长贵身上,只要他开口都会满足他。
王长贵母亲在铺面生意稳定之后也曾试图花些钱将王长贵送到县学,但无奈她没有时间照看,而王叔夫妻也需在乡下打理田地,更加上由于王叔夫妻的溺爱让王长贵只喜欢玩乐不喜欢读书,在县学待了三个月不但不上学还结交了县里一帮纨绔子弟,甚至还出入青楼,无奈之下只得让王长贵回到乡下让王叔夫妻照看管束。但已经十七八岁的他已经不是当初蹒跚学步的孩子了,他经常趁王叔不在王叔母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县里找他那群狐朋狗友,甚至出入花街柳巷喝花酒。
对此王长贵母亲和王叔夫妻也是毫无办法,好在王长贵并非狼心狗肺之人,平常对其母亲和王叔夫妻还是敬爱有加,出去鬼混也大多是趁他们不在或自己编个借口,就这样浑浑噩噩到了二十岁。他母亲却因为常年奔波操劳,在王长贵二十一岁那年便染病离世,从此对王长贵来说这世上的亲人就只剩下了自有照料他的王叔夫妻,这也是为什么他看到王叔被害、听到王富春说王叔母要来之后说话唯唯诺诺、瞻前顾后的原因。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无一技之长又游手好闲的王长贵原本也只能在母亲病故后坐吃山空,缘何又成为了江鑫钱庄的掌柜呢?要说是王长贵命好吧他幼年丧父、青年丧母,要说他命不好吧,幼年有友邻王叔一家悉心照料、丧母后没几年其表兄王富春高中进士,随后留京任大理评事。一般的进士都是留京任职三年后便会走门路外放,不知道为什么王富春这一待就是五年,第六年竟直接外放了陵江县知县。按惯例朝廷外放官员都是异地任职,所以王富春任陵江县知县虽然在京城没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却引起了潭州府各级官员的一阵热议。
其实王富春的母亲虽是陵江县人但外嫁到了邵州,其父是邵州走方医生,经常行走各地治病救人,当年正是他到了陵江县黄草里乡救治了正患重病王富春母亲后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