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血溅玄武门》
贞观九年秋,嵩山少林寺后山的达摩洞里,方丈昙宗正以铁笔在青砖上勾勒《金刚经》。突然,寺外传来三声悠长的雁鸣——这是戒律院首座传讯的暗号。昙宗手中的铁笔顿在"般若波罗蜜多"四字上,砖石迸出细碎金星。
"玄武门……变起。"传讯僧人解下腰间油布囊,里面赫然放着半枚染血的铜符——正是李世民亲赐给开国功臣的"免死铁券"。铜符背面用锥子新刻着两行小字:"徐氏三百口伏诛,幼子未及三岁。徐茂公玄孙了尘速至长安。"
昙宗望着洞外被晚霞染红的少室阙,那是徐懋功当年辞官归隐时亲手题写的碑刻。他取下袈裟后密缝的羊肠卷轴,里面是当年玄武门之变前夜,徐懋功托付的《徐氏家谱》与一柄嵌着佛珠的短剑。剑柄内暗藏的毒针,正是少林"一指禅"的变体——专为防身而设。
"了尘徒儿,随为师下山。"昙宗的声音惊飞了满山寒鸦,"你需记住,这柄剑名为'遗珠',乃太宗御赐徐家的镇族之宝。今夜之后,你再非少林弟子,而是……"
话音未落,寺外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昙宗透过气窗看见,三百玄甲骑兵正沿着山道疾驰而来,当先将领的银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那面"李"字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杆上挑着的人头,正是今晨还朝贺秋祭的徐茂公嫡长孙。
"玄武门秘道未堵。"昙宗将短剑塞入徒儿怀中,"速去!若见着那孩子,便告诉他——徐家的根在嵩山,魂在长安,但命脉却在《周易参同契》里!"
了尘还未及叩首,昙宗已推开达摩洞的石门。山风卷起袈裟,露出他腰间悬挂的戒刀。那刀鞘上刻着的,正是少林禁传的"多罗那他尊者伏魔图"。
三百骑兵在寺门前勒缰,当先将领摘下血染的面具,露出一张与李世民如出一辙的面容。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