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做两年商务销售,已经习惯这种工作模式,很难改。并且ka关键客户在他看来“可遇不可求”,不是自己所能涉猎的。
\n
他想先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做了,螃蟹腿儿也是肉,管它呢,先签再说。
\n
从丽华大厦到钢材市场需要换乘两次地铁,下了地铁后还要做公交。陈夕拎着破旧的a货包包,在钢材城车站下车。钢材市场距离车站差不多500米,陈夕顶着7月的烈日前行。
\n
甲方是钢材市场内的一个小门市,因为牌匾过于老旧陈夕完全没注意到。陈夕沿着导航在附近转了两圈,第二次折返时才看到这家“鑫鑫门厂”。
\n
铜门大敞,一名老汉正在砸脚下的铁皮。烈日炎炎,大粒汗珠沿着老汉额头滑落,他光着膀子肤色黝黑,显然是经常在室外做卷帘门。
\n
“您好,我是澜海公司的,潘总约我下午来聊广告。”陈夕对自报家门,想找“潘总”。
\n
老汉放下手中铁锤,用胳膊肘胡乱擦擦额头的汗,招呼陈夕:“来里面坐。”
\n
门市房内的摆设与门外相比好不到哪去,木质矮柜上堆叠着剪刀、锤子等做卷帘门用的工具,床上坐着一名30多岁的妇女抱着孩子喂奶。妇女见到陈夕放下手中的婴儿,打开风扇,说:“来里面坐,里面凉快。”
\n
30多度的夏天,连吹风扇的电费都舍不得花,这卷帘门厂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n
老汉给陈夕拿了瓶矿泉水,说:“我是潘杰,这是我闺女。”
\n
原来,他就是“潘总”。
\n
“潘总您好,我是陈夕,主要为本地门厂提供广告策划。”陈夕开始背烂熟于心的话术,今天来门厂,他就是“专门为门厂策划的专家”,明天去石材城,他就是“专门为板材策划的专家”,为博取客户信任,销售可以变成“任何专家”。\n\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