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交上去的《在国庆中秋假期举办一年级法学院新生社会调查的建议》中,冯晨夏提出的调查议题是《传统宗法社会与基层法制建设调查》。在提纲里,她特别列出了目前网络上暴露的传统宗法社会,与现代法制社会的矛盾之处,希望能实地调查一下宗法社会在国内部分地区的存在形式,及其对法律建设的影响。
\n
“宗法社会与基层法制调查?”负责指导这次社会调查的是专门研究民法的教授蒋正先。他拿着院里刚刚颁发的《关于同意冯晨夏等同学在国庆期间进行社会调查的决定》批文和院里支付调查津贴的批复,笑着说,“小姑娘能量蛮大的嘛。你不是学经济法的吗?怎么手伸到民法甚至社会学领域了?”
\n
“经济法和民法的关联性很强,一个优秀的经济法学者,必须对民法有相当的了解。而二者,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的。”早有准备的冯晨夏侃侃而谈。
\n
蒋正先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这个新生。
\n
他知道冯晨夏,这个女生是本届新生中最出名的。不过蒋正先觉得她好像有点太喜欢出风头了,也有点太八面玲珑了,不像是个能静下心来做法学研究的人。
\n
当然,中都大学法学院和政界的渊源颇深。且目前有种说法在法学界非常热销——工程师治国模式即将走向尾声,那只是准工业社会的必然,但不是现代国家的必然。而法学,是唯一一个理所当然的“统治学”。未来,法学学者将走上政治舞台并大展拳脚。
\n
这样的言辞在中都法学院很是流行,跃跃欲试的法学学生也很多,不排除冯晨夏是其中之一。
\n
很可惜,蒋正先想,她的性别就决定她走不了太远。
\n
无论是中都大学还是华清大学出的“国级或副国级”人物,都有一些共同点——
\n
首先,最好是男性。女性的成功率不到男性的5%,比中下层女性政界之路要难走多了。因此,想当一名成功“伯乐”的导师们,目光自然会更多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