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不少当地风情、地貌的图画,可说是精细准确,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探险队考察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湄公河流域的历史地理和当地人文风情,以及湄公河的水文气象。
\n
他们沿途绘制了一系列极具军事、科学价值的地图,主要范围包括印度支那三国,以及中国的滇省和长江流域。
\n
从公元1893年开始,法国沿着湄公河将势力伸延至澜沧,在二十世纪初成立了法属印度支那,直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法国才结束对湄公河流域的影响力。
\n
1874年2月,《印度支那探险记》的发表,激发了欧洲殖民者对湄公河流域的强大兴趣。法国探险家老维克道安(victorin、也就是坟墓里这个维克道安的爷爷),在得到两个欧洲大财团和法国政府的支援下,组织了一支由72人组成的强大探险队。他们从交趾支那的首都雉棍出发,沿湄公河北上。
\n
1875年5月11日,探险队到达澜沧的永珍附近时正是中午。
\n
船队正在靠码头的时候,一条长满绿色鳞片的蛇形动物,光脑袋就有三四米长,突然出现在水面,眼睛象两颗晶莹的珍珠,但是很快就钻进了湄公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队员都目睹了这个巨大的怪物,维克道安(victorin)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下了它的形象和当时的情形。
\n
“一条三十米、或四五十米的巨大大黑蛇,蛇身或许有几个人粗,它全身都披着深绿或黑色的鳞片,光洁晶莹,闪闪发光,状如金属。它看着我们,眼睛很黑、很亮,象似在思考着什么。很快,就钻入湄公河下,消失不见了。我敢肯定,它就是当地人称为纳加的,湄公河最神奇的动物!”
\n
纳加的出现,让探险队遭遇了第一次重大危机。
\n
傍晚时,探险队将从交趾首府雉棍市带来的六名安南妓女捆起,在她们的惨叫声中,全部残忍地扔进河里。他们想用这些已经玩腻了的妓女,来吸引纳加的注意力。另一部分探险队员,则上岸后从永珍市抢了十一个澜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