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半个字。他怕惹自己这个当娘的着急上火。
邵勇爹病逝后,邵勇提出退学,她没有反对,只是默默抹了一宿的眼泪儿。家境如此,必须有个男人站出来顶门市。这乡下人的规矩。如果没有男孩也就罢了。邵勇是男孩子,尽管他比他姐邵逸聪明,可他是老邵家他爹这根藤上的独苗。为了这个家牺牲学习机会,等于自断前程。作为母亲,她深深自责与痛苦,然而,她必须面对严酷的现实。
此时此刻,邵大妈的感情异常复杂,既对邵勇辍学的惋惜,又为邵勇男子汉般的担当自豪!她常背了人,笑了哭,哭了笑。因为他觉得儿子乖,老邵家又有指望了!
邵勇入社,先是跟冯铁匠学打铁,剪子、菜刀,锅铲,也打犁铧、锄、镰、锹、镐。来了物牲口,就给牲口钉掌。铁匠炉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关门歇业后,邵勇又跟着罗木匠、吴瓦匠打下手。
当了两年民兵,现在已经是大队民兵连长。这也破了由退伍兵当连长的规矩。儿子出息,当妈的也不能拖儿子的后腿。凡事都要走在前头,抢在头里,想得就要远,就要周全。
邵大妈的灶屋里堆了一大堆干柴,再下几天雨,生火做饭,也不是问题。现在,她倒替儿子担心,心里默默祷念……
飘悬的天风,像一只巨大的搅捞子,在庄稼和菜地上兜兜转转,裹着细密的雨丝,糊住邵勇的视野。邵勇操控着木筏在河街里漂。他用手中的长杆轻点着,把木筏划向村中小学。
南大洋小学建在老庙址上,地势明显高出周围村舍,风雨之中,水汽氤氲,屋顶上云雾缭绕,时来一阵风,水气飘飘渺渺,愰如仙境。地上雨水汇流成浑浊的径流,从校门口哗哗地往下面河街里淌,街对面的操场上已是一片汪洋。雨线似箭,射进水里,溅起无数朵雨花。
邵勇叫马道明带人下去,把学校改成临时避难所,全村受灾的群众都可以向学校转移;再利用学校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