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都不提开学的事,爹和妈的眼里满是愧疚,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们自责,对不起儿子,可没有办法,他们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秀青更清楚,干等着,只能辍学。
形势比人强,秀青终于下定决心。背着他爹和他娘,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骑车出了家门。他的办法倒也简单,就是挨家逐户乞讨。一元二元,不嫌多,一毛二毛不嫌少。苗秀青书读得好,在唐王镇挺出名。或多或少,帮了他的大帮忙。
苗秀青是块读书的料,不念书实在可惜。乡下人同情心重,听了秀青的困难,多多少少,都能从油盐钱中拿出一点帮他。
半个多月下来,唐王镇苗秀青走了一遍。秀青数了数,距一个学期的花费,差的仍不是一星半点。这让他有些绝望。
实在没法,秀青乍着胆子,过了运粮河。过了河,就不再是唐王镇了。人地两生,他心里七上八下。也该着倒霉,前不靠村,后不挨店,车胎轧了。附近找不到修车的,也舍不得花钱修。秀青干脆推车,走了大半天,连汗带泥,把自己造得像小鬼。
苗秀青的遭遇,让邵勇联想起自己。当年父亲病逝,自己不得不辍学,没有读完高中。如今,苗秀青又面临同样的命运,他不能袖手旁观。怕吓着秀青,邵勇满脸温暖,“苗秀青,禾苗青青!多好听的名字!”
苗秀青瞪大眼睛,等待着邵勇对自己命运的宣判。
“这样啊!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那我供你读书,你看怎么样?”苗秀青瞬间呆滞,转瞬即喜,频频点头。
邵勇蔼然一笑,“前提是,你下次来,开个介绍信。”
苗秀青喜出望外,只是他还不确定,忙急切追问:“介绍信,要镇里的,还是村里的?”
“村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