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祎是学院的学生,曾几何时,领袖的光芒照耀着他,也鼓舞着他。可是在经历了特殊时期的理想幻灭,以及改开后的迅速拨乱反正后。
他迷茫了……
这时候《苦恋》出现,小说主角因坚持艺术理想而遭受迫害的情节,引发他对知识分子群体在历史动荡中遭遇的强烈共鸣。
之后对电影的封禁让心生抗拒之心,继而让他产生了一切对艺术对自由的干涉都是对MZ思想的压制。
直到胡为民这篇文章的出现,才让他突然惊醒。
说到底,他还是有着强烈信仰的,所以没有彻底迷失在艺术自由的谎言中。
胡为民……
他记住了这个名字,并且,他希望能看到更多和他有关的文章。
……
《燕京青年报》发行量颇大,京城是主要市场,在这一天,起码几十万人看到了他的这篇文章。
有人自诩觉醒了,依旧是《苦恋》的拥趸,也有人看到《苦恋》的不妥之处,更多的人在胡为民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它就像一块香甜的面包,吸引着饥渴的人们。
不知多少人提起笔给报社写信,书写着或正面,或反面的看法,并且希望能和胡为民在交流心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