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皇帝创造出的市场需求消失之后,凌迟和剥皮这两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随之湮灭,并再难复苏了。
\n
所以,在此处解决问题还真是巨大的恩典。山东地方根本找不到可靠的刽子手,就算想用酷刑也没有那个技术,只能从宽从速,最多斩首了事。剥皮与凌迟最终改为了正常的斩首,这怎么不能算格外的宽待呢?
\n
这固然是军法的特权,但未免大大违背了刑律的本意,所以世子沉吟片刻,也叹了口气:
\n
“说是宽仁,其实也还是纵容……我们这些浅薄平庸之辈,真是愧对高祖皇帝啊。”
\n
戚元靖无言以对,愣了片刻之后,只憋出来一句话:
\n
“也不至于如此。”
\n
“我不是在拍马屁。”世子摇了摇头:“戚将军看看名册就知道了,如今山东及江浙沿海,通倭者真是盘根错节,数不胜数,病患已经深入肌理;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一步?还不是如我这样得过且过的大臣在中枢敷衍纵容,养痈遗患!试想一想,如果在罪行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能雷霆万钧,秉公执法,按照《大诰》剥他几张人皮挂到官衙,事情会到这一步吗?”
\n
幼年时质疑高祖皇帝,少年时理解高祖皇帝,而今则致力于成为高祖皇帝——朱重八再心狠手辣,一次大案能剥下来的也不过就是几十上百张人皮;如今一本名册就牵连上千人,潜在的罪犯更不知多少,两者相比,孰轻孰重?
\n
在事情萌发的开端,只要杀十几人就能震慑上下;在满朝的软弱中敷衍塞责到了今日,就非得痛下狠手才能杜绝后患;而如果今天再怀此苟且偷安的懦弱,那将来国家与文明所遭受的荼毒,也必将惨痛恐怖到不可思议,绝非任何人可以荷担。
\n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绵延不绝的倭寇之乱,那些被蹂·躏与残害的沿海官民,数十年间数十万条人命,又何尝不是被上面的懈怠和所谓仁恕给生生逼死的呢?与之相比,高祖皇帝岂止是高瞻远瞩,那简直就是大慈大悲救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