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上,这一切迹象似乎表明,窦武在逃亡的途中,并非遭遇外力致死。
窦武的尸体面容平静,似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安排。伤病和绝望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他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一场失败的叛乱。
张奂站在军营之中,目光远眺,尽管夜色浓重,但他似乎能感受到远方的树林中发生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本可以派出追兵,将窦武捉拿回来,接受朝廷的审判。但他的内心却有一种说不清的同情,他对窦武的遭遇感到惋惜,对这位曾经威震四方的将领的落魄感到痛心。
放走窦武,是不是一种对朝廷的不忠?但他的理智告诉他,这样的结局或许是最好的。窦武的死亡,虽然令人悲伤,却能够避免更多的冲突和血腥,能够给这场叛乱画上一个相对和平的**。
他在心中默默地为窦武祈祷,希望这位老将能够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他心中的平静。张奂深知,作为一名将领,他必须硬下心来,做出最有利于国家和朝廷的决策,哪怕这些决策会让他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同时,张奂也在担忧自己的未来。他放走窦武的行为,若是被朝廷中的有心人知晓,可能会成为他政治生涯的污点。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是否会引来不必要的猜疑和麻烦,但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就必须承担后果。
在这一刻,张奂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助。他是权力的棋子,他只能在波诡云谲的朝局中,小心翼翼地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同时保持着对国家和士兵的责任感。
最终,张奂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情绪压在心底。他整理了一下盔甲,挺直了腰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上部
《洛阳之秋》完
下部
《南行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