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接一队的清军在从长沙通往岳州的栈道上缓缓而行,其中一辆华丽的马车十分显眼。那车静静地停在一棵老槐树下,因为马车的主人需要歇息。
“咳~咳~”一名须发白眯着一只眼的老者艰难地喘着气,枯槁的样子仿佛随时便会驾鹤西去。世事沧桑,谁又能想到他便是大清国征北副将军、五省经略洪承畴?作为历经明万历、天启、崇祯,清皇太极、顺治、熙和、振武七朝的老臣,这位的声名可谓赫赫,如今不过一濒死之人耳。
蓦地,老人家费力地睁开一只眼睛,朝着面前的一块锦帛瞧去,浑浊的瞳孔瞬间精光四射。锦帛上写着四个大字:“忠贯日月”。这是大清振武帝济度赐给他的四个大字。当初振武帝初立,极需取得地方督抚的支持,身为五省经略德高望重的洪承畴老大人率先上了劝进表,除了竭力拥戴外,还主动请命北伐,誓要替大清收复失地,与同在云南却迟迟不肯上表劝进的平西吴三桂形成鲜明的对比。振武帝收到洪老大人的表章后,十分激动,大呼“我大清还是有忠臣的”,遂亲笔用锦帛写下“忠贯日月”以作表彰,并加封其为崇信公。
收到敕封国公的谕旨后,洪承畴再三推辞,显得十分谦逊。此番振武帝命屯齐援湖广他又苦口婆心地劝吴三桂借兵给屯齐,立下大功。振武帝闻之愈发感动,赐衣赐药赐食,不断地遣使嘘寒问暖,俨然将他当成大清第一忠臣。
然而,年轻的振武帝又如何懂得久经官场老官僚的腹黑。所谓上表劝进、请吴三桂出兵,不过是洪老大人与平西王爷合伙演得一出戏耳。
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因为父亲吴襄娶了辽西第一将门祖大寿的妹妹而发达。吴襄虽然打仗不行,但却善于收买人心,自己穿粗布褐衣让部下穿纨罗纻绮,吃粗茶淡饭让部下吃细酒肥羊,从不拖欠军饷,还将侵吞军户的田地分给部下,培养了一支对吴家绝对忠心的私兵。
吴三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长得帅,大耳垂、高鼻梁、明亮的大眼睛、一身的健子肉,能力也超群,骑射武艺无所不精,尤其善使大刀。最重要的是为人相当机警,善长拉关系。先是拜朝廷派到关宁军中的监军高起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