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了第一笔美国订单之后,订单便源源不断,特别是开拓了新路子,研发出“衣服零件”,开始承接美国制衣厂的“零件”代工订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一件衣服拆解成数个部位,中华制衣只生产这些部位,最后的拼接由美国制衣厂完成,一来关税开支降低,二来美国制衣厂那边既避免违约又降低了成本,利润是以往的数倍,双方对外秘而不宣,维持双赢的局面。
这种单子,岑佩佩回港之前搞了几单,冼耀文在纽约时又签了几单,中华制衣目前已经接近满负荷运作,并开始执行限制加班时长的制度。
活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厂里又是执行计件工资制,且冼耀文没心黑到“趁女工效率提高降工价”的地步,名中无德,心中有德,并不认为工资过高不利于女工奋斗,前不久反而加了工价,尽管微不足道,却让女工们更加嗷嗷叫,只恨爹妈没多给几只手,下班是不可能下班的,线长不赶人绝对不走。
尽管女工们开始拼命干,但实际上产能还是拖了传销公司的后腿,中华制衣在香港又不能放开了招工,不说原来在执行的女工计划会被打乱,就是友商那边也不好交代,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正因如此,新加坡那边的金满堂扩充了衬衣之外的制衣生产线,大量招收女工,并筹谋按顺序赴马来亚、菲律宾、印尼三地开设分厂。
而台湾这边,会建立一个规模较大且独立性较强的分厂,既为了这边更廉价的劳动力,也为了向国府卖好,分厂的创汇能力会很强,假如国府能答应在汇率方面给予优惠,不玩人为差价的猫腻,分厂完全可以成为台湾创汇大户。
闻言,吴火狮有点眼红,“冼老板有没有考虑过为这边的分厂找一个股东?冼老板你毕竟是香港过来的,有一个台湾的合作伙伴会方便许多。”
冼耀文淡笑道:“中华制衣不缺订单,账上也不缺资金,好像没有增加新股东的必要,除非新股东能带来一些新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