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投,不好叫相公久候。今日我三人便去梁山拜见相公。家眷却在后头慢行。”
“再有一事,与我等同来的这一千心腹军士,家眷尚在大名府。今日却要告知众人,有愿跟随的,便使人把家眷都接来。若是有不愿的,也不勉强,任凭去留。只是我等不好露面,还要员外使人去送。”
卢俊义听了,点头道:“这个不难。只是如此多人口走动,只怕大名府察觉。”
李成道:“如今还不曾传出我等来投相公,只说我等巡视莘县,要常驻此地,自无人为难。”
一旁的真大义道:“这大名府有什么碍难,我领五百人,沿途去接,量来无事。”
卢俊义道:“我来时,便是兄弟去接。这回却不要兄弟前去,我去走一遭,正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李成道:“员外,人多口杂,这一千军士,虽是我等心腹,只恐有泄密的。大名府可还张挂着员外的海捕文书。”
卢俊义笑道:“正是叫他知晓,却不能奈何我。”
闻达听了,哈哈笑道:“梁中书若是听了,必然暴跳如雷。”
不说李成三人骑马赶往梁山,只说这一千军士听闻李成等人要去京东路任职,一众军士听了,吵嚷一番后,到底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这十几日,众人跟着李成、闻达二人可是吃了不少挂落。
匆匆写下书信,由两个都头带着卢俊义一行五百人,打着李成、闻达二人旗号,沿着官路,往大名府赶去。
卢俊义离城十里下寨,叫两个都头速速前去知会。毕竟是大名府境内,不好多留。
好在如今禁军家眷都是住在军营的,两个都头匆匆召集诸人,对众人言明要更戍莘县,一时不能返回大名府,叫众人收拾细软,都去莘县居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