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有人问道:“李都头,更戍不过三年为期,家眷从来都是不随行的,到期后还要返回此地。这次如何却要去莘县?”
李都头道:“我等这两营,都是跟随李、闻二位都监的,如今什么情形你等也都知晓。留在这里哪里有好果子吃。都速速收拾细软,明日天亮,我等就走。不愿走的,到时候遭了难,可不要怨恨都监相公。”
又那爱看闲事的,听了李都头言语,笑道:“什么都监相公,如今只是个团练使。”
“闭了你那鸟嘴,若不起相公,还整治不了你。惹怒了老爷,没你好果子吃。”李都头大喝一声道。
“你等还等什么,赶紧收拾,老爷可不受这闲气。”
军营里,自有人把李、王两个都头前来搬去家眷的事告知东方晖。
东方晖听了,摆了摆手,对报信的人道:“不需管他,没了这伙人正好。等这些人搬走,正好把我带来的人安置过去。今后再回来,这处营房就不是他等的了。”
新提拔的一个团练使苗魁道:“相公说的是,那处营房上风上水,早就该腾出来。”
“听这话,还有人不想去莘县,不如我去催促一下,都叫他们走。”
东方晖笑而不语。
不一时,苗魁带人进入这处营房,敲锣叫众人出来。
见人来的差不多了,苗魁高叫道:“你等家眷听好,这回去莘县可不是三年为期,十年八年也不定。这处营房却要腾出来,安置新募禁军家眷。”
说罢,也不管众人吵嚷,领兵就走。
李、王两个都头听了,心里暗笑。本来还有小半人家迟疑,如今却好。一千人的家眷只怕一个不缺。
第二日一早,李、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